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第一届中国金融安全论坛:全球视野下的中国金融安全” 在京举办 2018年12月15日
2018-12-19 16:23:00

“第一届中国金融安全论坛:全球视野下的中国金融安全” 在京举办

   2018年12月15日,由西南财经大学和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联合主办,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金融安全与发展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国际政治与金融安全智库、西财全球金融战略实验室等单位承办的第一届中国金融安全论坛暨《中国金融安全报告(2018)》、《2018-2019年全球系统性风险趋势报告》、《国际政治与金融安全评估报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聚焦全球视野下的中国金融安全。西南财经大学校长卓志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研究员代表主办方致辞。

 

  本次论坛主要内容包括三份报告的发布、特邀嘉宾主题发言和两场圆桌论坛等。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王擎代表研究团队发布了《中国金融安全报告2018》。报告认为,尽管2012年以来我国金融安全指数呈下降走势,但2017年我国金融安全程度有所好转,金融安全指数从2016年的73.83上升到75.84,2018年由于金融机构和经济运行风险上升,金融安全有所承压,但风险总体可控。

西南财经大学全球战略实验室主任方明研究员代表研究团队发布了《2018-2019全球系统性风险报告》。报告认为,2018年全球系统性风险显著上升,且2019年这一上升趋势仍将继续,并且存在再次演变为局部或全球系统性危机的可能。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家安全研究室主任冯维江研究员代表研究团队发布了《国际政治与金融安全报告(2018)》。报告认为,尽管2017年外部冲击对金融机构、金融环境、金融监管、金融主权安全的影响都为正,仅对金融市场安全的影响为负,但到2018年外部政治因素冲击对上述各方面安全的影响全部转为负面。

  现场多位发言嘉宾对我国金融安全的总体态势进行了判断和分析,并就如何维护我国金融安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董事、行长吕家进先生从三个方面对中国金融是否安全、防范金融风险与经济发展关系以及未来政策建议进行了深入分析,他认为金融安全在经济总体运行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金融体系总体安全但存在不少风险,未来中国金融业尤其银行业更需要处理好防风险和促发展的关系,实现银行业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部长魏加宁研究员从金融开放的视野,对中国金融安全问题展开分析,指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金融市场开放的要求,是当前金融改革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向;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何德旭研究员从多个角度分析了目前我国所面临的金融安全形势,并针对金融领域存在的突出风险,从稳金融的现实要求出发,提出了切实保障金融安全的若干设想;中国金融工程学会秘书长、武汉大学中国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叶永刚教授重点分析了稳定和发展的关系、经济压力来自内部还是外部、政府和市场的平衡等三个问题;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金融系主任、青年长江学者杨子晖教授认为从2015年到现在中国受到其他国家冲击影响不断加大,我国应该加大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来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部研究室主任卓贤研究员从多个不同视角发表了对金融安全以及系统性风险的观点,特别是应高度重视家庭部门杠杆率的升高、十年前后系统性风险特征出现了明显变化,并认为系统性风险监测可以更多地从微观视角出发;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刘晓星教授认为,目前中国金融安全整体平稳可控,但是新时代下金融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顺周期以及金融传染性的系统性金融日益凸显,金融机构转型遇到新的问题,房地产和股权质押风险依然严峻,中国应当主动参与国际化进程,统筹金融安全与开放的平衡来进行风险应对,以市场化手段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北京睿信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唐茂恒先生认为目前金融安全问题从政治层面和技术层面已经完全超出了传统金融涉及的范围。

  除了重点探讨我国宏观金融安全状态及应对之外,本次论坛的另外一个热点话题是我国的金融信息安全。农信银清算中心党委书记王永红先生以网络金融安全为切入点阐述了对金融风险的看法,他认为网络安全风险也是金融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金融网络安全风险有新特征,线上线下交互,聚集扩大效应,做好网络安全需要重构应用技术体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江涌先生重点就金融信息安全进行了阐释,他认为发展和安全遵循着两个不同逻辑,金融信息引发的安全问题是所有专业金融机构都必须面临的;中国人民银行参事陈捷先生梳理了金融安全作为二级学科的建设情况,并特别强调了金融信息安全和反洗钱工作的重要性;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信息中心副主任唐彬先生认为当前我国网络安全形势更加严峻,金融业网络安全工作面临新的更大挑战,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应对建议;中国法治出版社闫光永副主编认为普惠金融的落脚点应该落在普通群众身上,网络安全意识在民众中普及对金融安全非常重要。

  还有嘉宾重点阐述了外部冲击(如中美贸易摩擦、跨境支付等)对我国金融安全可能产生的影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丁一凡研究员分析了贸易战对全球金融的影响和未来全球金融的风险点,他认为美国实行关税保护措施对美国贸易逆差的逆转效果不明显,且贸易战使得美国通货膨胀水平明显上升,进而会导致美联储加息的周期加快。美联储加息加快的风险是,刺破美国股市泡沫,导致下一轮经济衰退。中国经济对贸易出口依赖很大,发达国家再度衰退会对中国产生巨大负面影响。中国急需找到新的投资和增长点,以对冲未来出口下降的影响;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主任刘东民研究员对美国对外实施金融制裁的趋势、特征及其依赖途径进行了阐释;社科院世经政所宋爽助理研究员则认为,法定数字货币可以重塑跨境支付体系,这从经济视角到政治视角对金融安全都有正向影响。

  除此之外,还有嘉宾从金融产品和业务的发展与监管对金融安全的影响角度谈了自己的认识。中国银保监会创新业务监管部资管业务二处韩璐璐副处长从资管产品的国际监管经验以及国内理财子公司的监管政策展开阐述,她认为目前国际上已经意识到资管产品结构的脆弱性,并采取了相应的手段来应对,我国资管理财产品近年来规模急速增长,国家层面也出台了很多政策措施来规范理财市场以此来防控金融风险,这对维护我国金融安全具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厦门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方颖教授谈到,囿于多种原因,企业ABS产品规模的快速膨胀可能给我国金融安全可能带来不利影响。

  本次论坛是在当前国际国内多种因素的影响相互交织、我国当前金融安全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召开的。论坛为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和学术界全面认识和把握我国当前的金融安全状态,展望未来金融安全形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沟通契机。中国金融安全论坛计划每年举办一届,力争成为我国金融安全状态全面分析、金融安全议题有效沟通、金融安全政策充分讨论的重要平台,为扩大我校在金融安全领域的影响力、助力我校双一流建设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