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张宇燕在第四届“丝路国际论坛”之“'一带一路'与新一轮技术革命”环节的发言 2018年12月7日
2018-12-10 13:56:00

张宇燕在第四届“丝路国际论坛”之“'一带一路'与新一轮技术革命”环节的发言

张宇燕

     编者按:当地时间2018年12月7日,第四届“丝路国际论坛”在巴黎召开。中国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法国前总理拉法兰,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执行干事海德拉,第67届联大主席、国际关系与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耶雷米奇,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在此次论坛之“'一带一路'与新一轮技术革命”一节发表演讲。以下是发言要点。

技术进步与“一带一路”建设之间的密切关系无须赘言,抓住新技术革命比如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对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亦十分重要。在此我想谈谈另外三点看法。

     第一,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对不同国家的含义不同。

     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而言,技术创新固然重要,但至少同等重要的是如何更有效地利用现有技术来实现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目标。工业化的基础是大规模生产,而当今现成的技术和知识如果能够得到充分和恰当利用,就已经能够低成本地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城市化道路上上几个台阶。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英国工业化的物质基础并不是新技术,而是对已有技术的有效利用和广泛传播,无论是蒸汽机还是纺纱机均是如此。新增长理论强调的技术或知识溢出效应对规模递增的作用,在今天对发展中国家的意义比对发达国家而言更为显著。

     第二,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技术创新,特别是使各国能够更好地利用和传播已有技术的根本动力,在于各国能否制定并实施明智的鼓励竞争政策,其中关键一点在于能否逐步开放本国市场,引入有序竞争。

     企业只有在激烈的竞争中才会主动或被迫地从事创新和重组现有技术。在任何竞争市场中都会有赢家和输家,且输家的境况局部看可能还凄惨,但竞争政策制定者要明白,企业和国家的目标并不总是一致的。通过技术垄断某个企业受益可以很大,但整个国家则受损。这时,国家打破垄断鼓励竞争就是牺牲局部利益造福大众的义举。

     第三,技术创新或技术利用的程度与广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存在有效的金融市场。

     熊彼特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的前半部分讨论的是创新,后半部分则集中讨论使创新得以实现的有效金融市场。凡是在科技成果得到比较充分有效利用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拥有发育较好的投融资市场。做到这一点涉及复杂的银行金融制度的设计,比如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建立与监管、政策银行优惠贷款的侧重领域或项目,等等。以市场为导向的投融资体制是有效金融市场存在的基础。当然,实现这个目标对任何一个“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都是一项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