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打造数字亚元,为东亚货币合作注入生机
2022-09-30 09:47:00

  打造数字亚元,为东亚货币合作注入生机

  宋爽 刘东民 周学智

  亚元的设想是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在1997年东盟国家首脑会议上提出的,但却因为种种原因一直被搁置。经过20余年的发展,如今在东亚深入推进货币合作的条件已经逐步具备,其中数字货币技术的兴起为亚元注入了新的生机。在清迈倡议多边化(CMIM)框架下,由东盟与中日韩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AMRO)负责建立的基于分布式账本技术的数字亚元系统,将实质性地推进东亚货币合作,构建多中心、强信任的区域货币治理体系。

  亚元的初始设想

  上世纪90年代末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使亚洲各国意识到加强区域货币合作的重要性,并促成亚元设想的提出。在1997年东盟国家首脑会议上,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提出建立亚元区(东亚元区),建议将区域经贸往来中用美元支付改为用成员国的货币支付,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这一建议得到与会国家的支持。2000年5月,“东盟10+3”(东盟十国和中国、日本、韩国)财长在泰国清迈签署了建立区域性货币互换网络协议——“清迈倡议”(CMI)。该倡议是东亚地区货币合作迈出的关键一步。2001年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期间,“欧元之父”蒙代尔发表了世界将出现欧元区、美元区和亚元区三大货币区的观点,但同时他也表示,“亚元形成的几率大约只有两成”。2005年,亚洲开发银行提出建立“亚洲货币单位”(ACU),作为监控各国汇率稳定性的指数。然而,由于存在技术困难,特别是在以何种标准确定ACU篮子货币的权重上,参与国无法达成共识,该计划被无限期延迟。

  亚元一直未能取得明显进展,源于东亚地区受到各种外部压力和内部经济、政治因素的制约。美国基于自身利益干涉东亚事务,在亚元提出之初就表示反对。当时许多美国学者称,亚洲的经济形式离“最优货币区”有很大距离,亚元的设想不成熟。在区域内部,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较大差异也使得东亚货币一体化举步维艰。东亚各国经济发展程度相差甚远,既有发达国家日本,也有处于起飞阶段的发展中大国中国,还有经济比较落后的柬埔寨、缅甸等国。而且,域内各国在经济开放程度、经济政策偏好等方面也有明显差异,区域内缺乏能够推动货币合作的领导者。此外,政治因素也是制约东亚货币合作的重要因素。一些东亚国家民族主义意识较强,国家之间存在历史积怨,彼此缺乏信任。

  实现亚元设想的条件逐渐形成

  经过20多年发展,随着东亚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东亚区域货币合作已形成良好基础,实现亚元设想的条件逐渐形成。

  首先,东亚自由贸易区合作取得长足进展。2006年、2008年和2010年,韩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协定、日本与东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先后生效。2020年11月,东盟十国和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15个亚太国家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该协定于2021年1月1日正式生效,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强劲动力。

  其次,东亚货币合作稳步推进。在“清迈倡议”机制下,东亚各国于2008年5月建立了资金规模为800亿美元的储备库;2009年2月各国决定加快清迈倡议多边化(CMIM)进程,将储备库规模扩大至1200亿美元;2011年4月,东盟与中日韩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AMRO)运转,实现CMIM机构化;2014年7月,CMIM救助能力扩容至2400亿美元。与此同时,2003年和2005年,亚洲债券基金I期和II期也得以建立。

  最后,也是更为重要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多年成为日本、韩国和东盟的最大贸易伙伴;人民币也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奠定了人民币储备货币的合法地位。中国已经能够在推动区域货币合作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有助于打造多中心货币治理体系

  由于复杂的地缘政治形势与历史因素,信任问题一直是东亚国家区域合作的主要障碍。区域货币合作采用多中心治理模式,才更容易为域内各国所接受。数字货币技术的发展为打造多中心治理模式的区域货币合作提供了可能。基于分布式账本技术,数字亚元能够促进在东亚建立更加公正、高效、安全的多中心货币治理体系。

  其一,数字亚元使多中心跨境支付结算体系成为可能。分布式架构避免了单中心的垄断控制,各国央行可作为体系中的平等节点共同验证交易、记录数据,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单独切断其他国家的数字亚元支付通道。

  其二,数字亚元使超主权货币的使用更具可操作性。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货币技术可简化一篮子货币的跨境结算程序,提升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保护数据安全,改善跨境监管。

  结合以上两点,数字亚元将有助于东亚地区营造平等的货币治理氛围,打破因缺乏政治互信对东亚货币合作形成的制约。

  数字亚元的实施方案

  有了设想和条件,还要有具体的实施方案。数字亚元的币种构成可参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和欧洲货币单位(ECU)的设定方法,采用篮子货币形式。数字亚元篮子货币的确定、发行和治理、业务拓展模式,可以参考以下建议。

  第一,篮子货币的选择及其比例设计。为推动东亚货币合作,在设定数字亚元篮子货币的组成上,应对区域内各国给予充分尊重,货币篮子中需包含“东盟10+3”国家的13种货币。参考SDR和ECU的设定方法,在确定各货币权重时应重点考虑其发行国购买力平价下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区域内货物和服务贸易的比重,以及该货币在区域内支付结算和金融交易中的推广程度等因素。

  第二,数字亚元的发行和治理。数字亚元的发行和系统运营应当由区域多边机构负责,充分利用现有东亚货币合作机制CMIM及其实体机构AMRO。可在AMRO下设立专门的数字亚元部门,协调成员国央行和财政部共同推进数字亚元系统的建设和治理工作。基于CMIM现有外汇储备库和未来发行的数字亚元,AMRO可以升级为“亚洲货币基金组织”,这将成为增强亚洲货币金融体系稳定性、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要举措。数字亚元支付结算系统的治理相对独立于AMRO的机构治理,通过分布式架构确保各国央行在支付网络中拥有平等权限,全权验证和记录涉及本国机构或个人的交易。除了支持数字亚元交易,该系统也应当支持以各成员国货币开展的跨境交易。

  第三,数字亚元的业务拓展模式。为了保护各国的货币主权,中近期内数字亚元可以只用于跨境支付,并且不强制作为跨境支付的唯一货币,交易双方可自由选择跨境支付的货币。在跨境支付的应用场景中,数字亚元宜始于跨境批发结算业务,再逐步向跨境零售支付业务推广。跨境批发业务主要由区域内各国央行、商业银行和企业参与,涉及金额庞大而交易频率较低、对于促进区域内经贸合作意义重大且可控性强的业务。譬如,域内国家可以用数字亚元进行大宗商品交易、开展对外投资和援助或者发行债券。基于分布式账本技术,数字亚元将显著缩短大额交易的结算时间,准确监测跨境资金流动,简化债券发行流程。待跨境批发业务运营平稳,可再考虑开展跨境零售支付业务试点。由于零售业务将涉及更多服务提供商,面临高频交易带来的挑战,因此短期内并非数字亚元的重点业务领域。

  数字亚元将促进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维护区域金融稳定

  东亚国家多为出口导向型国家,虽然近年来区域内贸易、投资活动持续上升,但货币一体化的进程却明显滞后于贸易和投资的一体化进程。数字亚元的应用将有助于弥补东亚货币一体化滞后的短板,提高区域内商品和资金的流通速度,使各成员国在贸易和投资过程中获得更大便利,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另外,东亚国家长期以来以美元进行贸易结算,加剧了货币错配和汇率风险,这也正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导火索。以数字亚元支持区域内经贸活动结算,能够使各成员国降低对美元的依赖,促进国际货币体系的多元化改革,从而有助于维护区域金融稳定。

  (本文发表于《世界知识》2022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