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下,“大变局”的维度和宽度将更广
2022-09-08 09:22:00

  当下,“大变局”的维度和宽度将更广

  邹治波

  从传统意义或狭义的层面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三个维度

  当前,从世界发展进程看,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中国历史演进看,我们正处在国家崛起、民族复兴的关键阶段。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制定国家发展战略、政策的重要参照。许多学者从世界格局、技术产业、社会模式等维度解读“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如果从人类历史发展整体看,当下我们所面临的“变局”其维度和宽度将更广。从传统意义或狭义的层面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三个维度。

  一是大国力量对比之变,这是世界战略格局变化的主体。二战后,世界形成了美苏“两极”格局。苏联解体后,美国没有了与之匹敌的战略对手,世界形成了“一超多强”格局。但是,美国连续发动战争,这大大耗损了其软硬实力,再加之2008年金融危机的打击,美国实力呈相对衰落之势,“一超多强”格局也随之逐渐弱化,目前世界正在向未来一个新的战略格局演变。

  二是东西方力量对比之变。进入21世纪以后,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进入困境,其内嵌的教条民主制度、过度福利制度和逆向人口结构发展这三大结构性问题,将使西方无法从困境中自拔并继续衰落下去。与此同时,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却呈崛起之势,逐渐缩小与西方大国的实力差距,东西方力量对比将向对等、平衡方向发展,最终形成东西方力量对比历史性逆转局面,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变局。

  三是文明中心转移。伴随着经济中心从欧美向东亚转移,世界文明中心也将从欧美向东亚转移,儒家文明将从历史沉沦中实现复兴。被西方誉为“20世纪最伟大历史学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研究考察了世界上26个社会文明后,提出解决世界未来出路的结论:最有资格和最有可能为人类社会开创出路的是中国,中国文明将为未来世界转型和21世纪人类社会提供文化宝藏和思想资源。这是历史之变局。

  以上三个维度还属于狭义层面,若从人类历史发展更宽视野、更广角度即广义层面理解,还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人类思想、观念、人性之变。技术带来生活方式的改变,比如,人们越来越多采用线上、快捷、虚拟方式进行联系,由此导致相互关系、情感的巨大变化,如恋爱、婚姻等观念和形态的颠覆性变化,人类越来越趋向成为机器人。

  二是人类生存环境之变。技术飞跃发展和人类资源消耗剧增带来的环境改变,使人类生存环境堪忧。气候变化带来的南极、北冰洋冰川正在快速融化,海平面上升加快,一些岛屿居民已经或正在搬离居住岛屿。极端天气频现,高温天气不断刷新历史纪录。

  在这个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我们如何选择将决定我们的未来

  当前,我们正经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这场疫情将对世界政治、经济带来重大影响,也使世界面临一个不稳定和不确定的未来。在这个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我们如何选择将决定我们的未来。

  第一,全球化:回摆逆转还是继续深化。疫情中,人们对疫情对全球化的影响存在一些悲观的看法。当前,第四次科技革命正在到来,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新能源、现代生物等技术为主的全新技术革命,最终推动实现万物互联,使人类社会从人与人、人与社会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人类社会越来越形成一个利益、责任、命运的共同体。新冠肺炎疫情虽可能会使全球化出现某种程度的回摆,但不会改变全球化继续发展的大势,特别是随着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即将到来,全球化必将走出低谷,重新回归正途并加快发展进程。

  第二,国际政治:分裂对抗还是团结合作。这次疫情对世界是一个重创,造成民众生命、财产的损失,对各国经济、社会的打击。在经历重大危机后,人们从中汲取什么样的经验教训,从而更好地引导世界的继续发展,这是考验各国政治智慧的重大问题。

  第三,世界经济:闭关保护还是开放共荣。世界历史表明,每次世界出现重大危机时,都会有一些国家采取贸易保护主义。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如此,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也是如此。这次疫情后,一些国家也会采取保护主义,采取贸易、投资、产业、金融等限制甚至禁止措施,这会对世界经济发展形成重大障碍。现在,在国家和区域层面,出现了产业链本地化、区域化趋势,但不应由此导致经济的封闭和保护主义,而应顺应时代发展大势,推进并适当改善全球化发展的方向、目标、方式,推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合作与发展,建立一个联通、普惠、共荣的世界。

  第四,多边体制:抵制萎缩还是共守维护。作为重要大国,美国政府近年来接连退出一系列政治、安全、经济、社会、文化国际条约和国际组织,这对多边体制、国际合作带来严重冲击。目前,国际秩序面临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大危机,国际社会面临失序危险。

  毋庸讳言,二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还存在许多缺陷,但总体上维护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其存在的缺陷应随着世界格局和形势的变化得到不断调整、完善,而不应将其抛弃或另建一套。国际社会应凝聚共识,共同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维护现有国际秩序。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也对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带来重要影响:

  一是周边国家在中国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上升,周边外交成为中国外交重中之重,中国将与周边国家的合作置于首要位置,致力于构建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的周边环境。

  二是新冠肺炎疫情下,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建设更加重要,中国与周边国家在产业链、供应链上的合作更加紧密,中国对周边国家的投资、经贸等合作力度会得到提升。

  三是“一带一路”从“大写意”到“工笔画”,中国更加重视“一带一路”建设的成效,有的放矢、重点突出,重视可持续发展、绿色建设、民生建设。虽然新冠肺炎疫情给“一带一路”建设带来冲击,但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决心和政策不会改变,而是在新格局、新形势下致力于推动“一带一路”更高质量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