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气候变化和绿色增长:新思路
2018-10-11 16:04:00

2018经济学诺奖相关荐文

气候变化和绿色增长:新思路

导语:刚出炉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花落两家,其中之一的诺德豪斯教授开创了多数人耳闻甚广却知之不多的气变经济学。恰好本刊于2014年推出关于气变经济学的专刊,其中介绍的新思路与诺德豪斯教授的经典分析有思想碰撞,并相映成趣。想快速了解气变经济学的伙伴们来看看吧! 

    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尘埃落定,由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威廉·诺德豪斯(William D. Nordhaus)和斯坦福大学教授保罗·罗默(Paul M. Romer)分享。其中,诺德豪斯获奖是因为他“将气候变化纳入长期宏观经济分析”的研究工作(气候变化经济学),罗默获奖则因为他“将技术进步纳入长期宏观经济分析”的研究工作(即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虽然二人研究主题看起来殊为不同,但所针对的根本问题却具有相当一致性,即如何实现可持续的长期经济增长。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诺奖颁给对气候变化经济学作出开创性贡献的诺德豪斯教授。通过此举,评奖委员会试图向全世界传达经济学界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视和回应,倡导全球协作以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 

    本刊曾于2014年第5期推出题为“Climate Change and Green Growth: New Thinking”(气候变化和绿色增长:新思路)的专刊,收录了中外学者关于气候变化与绿色增长的六篇论文。这些论文提供的理论分析和论据显示,在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绿色增长方面,目前主流的理论和政策观点存在很大局限,需要有新的思路。 

    这一新思路与诺德豪斯教授提出的气候变化经典经济分析范式颇为不同,所涉及的理论框架集中反映在专刊收录的张永生研究员题为“Climate change and green growth: A perspective of the division of labor” (气候变化与绿色增长:劳动分工视角)的综述文章中。上世纪九十年代,诺德豪斯教授开创性地运用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来研究气候变化和增长问题,为推进这一领域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由于其分析框架乃是基于给定劳动分工结构下的边际分析,也面临着一系列理论和政策上的局限,难以充分预见减排可能推动分工组织结构变化带来的更大好处,及其对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不同的政策含义。

    张永生研究员的文章,详细分析了目前主流气候变化分析框架存在的理论局限以及由此带来的政策和现实困境,介绍了一个可能超越这一困局的理论框架及其政策思路。该框架建立在杨小凯教授所复兴和发扬的古典经济学关于劳动分工的思想基础之上。根据这一分析框架,减排在理论上有可能使经济跃升到一个更有竞争力的结构,从而产生比“避免气候变化损失”这一传统定义更大的好处。该分析框架得出的不同结论,具有新的政策含义,即应对气候变化的减排行动也有可能成为一个机遇,一个国家单边的减排行为也可能成为一种自利行为,而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则应着力于从“各国负担分担向机遇共享”的战略性转变。这一认识转变,无疑可为全球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合作带来更多正面信息。 

    在此,本刊推荐感兴趣的朋友查阅“气候变化与绿色增长:新思路”专刊,并附上”Climate change and green growth: A perspective of the division of labor”(气候变化与绿色增长:劳动分工视角)全文,以飨读者。

 

“气候变化与绿色增长:新思路”专刊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toc/1749124x/2014/22/5

Zhang, Y. S., 2014, “Climate change and green growth: A perspective of the division of labor,” China & World Economy, Vol. 22, No. 5, pp. 93–116.

http://en.iwep.org.cn/selected_articles/201409/W020181011576320098013.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