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APEC多边舞台下的中美关系
2014-11-13 10:00:56

*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IGI(国际问题研究)系列讨论稿,2014年11月12日

Policy Brief No. 201422

“APEC专题系列”

APEC多边舞台下的中美关系

张琳

       11月11日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南海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晤,这是继去年6月在美国加州安纳伯格庄园之后,又一次的“习奥庄园会晤”。此次私人会晤成为北京APEC会议周期间最受瞩目的“会中会”。APEC作为亚太地区内最具影响力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和治理平台,自1989年成立以来,为中美双边沟通搭建了重要的桥梁。此次会晤对双边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进了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建设。

       一、亚太自贸区求同存异,不同协定间包容与竞争

       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并不是这次会议中由中国首次提出的全新议题。事实上,早在2006年APEC越南河内会议上,美国前总统布什态度积极,明确支持加强对FTAAP的研究,提出将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作为远景目标。“亚太自由贸易区”被视为小布什政府最主要的亚太政策和战略,用于巩固和扩大美国在亚太区域内的主导地位,实现亚太经济一体化。然而,时过境迁,APEC进程停滞,奥巴马总统执政后,跨太平洋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成为美国主导制定新一轮贸易投资规则的新平台,标志着美国亚太区域合作政策和贸易政策的战略转变。自2009年提出后,TPP谈判进程一拖再拖,尽管奥巴马政府对今年年初新加坡会议、10月澳大利亚会议抱有很高的期望,但TPP仍没有形成明确的时间表,分歧尚没有形成共识。

       APEC会议由中国力推的“亚太自由贸易区”路线图,对当前美国的TPP协定存在着客观的“分化”和“弱化”的效应。事实上,经济学家都认可自由贸易区协定存在着“范围越大,收益越高”(The Bigger,The Better)这一结论。涵盖了21个亚太地区国家/经济体的全面自由贸易协定一旦达成,其巨大的市场规模、经济增长潜力、贸易投资收益会远远超过TPP。地区内重要经济大国,如日本,在TPP谈判中面临着农产品市场开放的难题;其关注点和政策重心有可能会转移到亚太自贸区或其他区域合作协定中,这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当前,中美双方在亚太区域合作和一体化推进路径方面存在着分歧,TPP协定中并未包含中国,而东盟为主导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也并未包含美国,不同自贸区协定叠加的“面条碗效应”,无形中增加了地区内贸易、投资、经贸往来的成本。不同的自贸区协定存在着竞争性,争夺着地区内成员国的政策倾向和政治关注。亚太自贸区路线图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中美双方的分歧,缺失了中、美任何一方的地区合作协定都是不完整的,TPP和RCEP将成为亚太自贸区的“垫脚石”,整合包容亚太地区的经贸合作,有助于实现地区共赢,有助于中美双方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合作与发展,推动双边大国关系的良性互动。

       二、创新发展、持续增长达共识,BIT谈判值得期待

       后金融危机时期,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实现了缓慢的经济复苏。国内市场消费增长、财政负担减弱、房地产市场困难的缓解都有助于实现美国经济增速的上调;从中期来看,新经济增长点的模糊,生产效率提高不显著,以及全球市场下新兴经济体增速放缓、地缘政治等风险也使得美国经济增长存在着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中国经济“新常态”。中国经济告别高速增长进入到“常态增长”的阶段,如何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和升级,改变过去要素驱动、投资驱动的发展模式,创新是突破增长难题的重要工具,以改革促创新,以创新促增长,是未来十年内中国经济的发展基调。

       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双速增长”态势正在逐渐缩小,中美双边正处于宝贵的战略机遇期,创新性、持续性是双方经济发展中的共识,也是当前亚太地区保持经济活力和发展势头的源泉。中美之间已在经贸往来中建立了深度的依赖关系,合作领域不断扩大,相互依存。亚太地区内全球价值链的深度分工,进一步加强了双方生产供应链上下游的合作,缩短了产业链、供应链和市场之间的距离,促进了双方市场的对接,扩大市场规模和需求,同时也促进了资金、技术以及人员的流动。APEC会议和“习奥会晤”后,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非常值得期待,这是双边关系迈向深度合作的重要一步。中国在中韩自贸区协定中开始采取负面清单的管理方式,与国际规则相接轨,体现了中国以开放促改革的决心,这一模板为中美双边BIT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旦中美BIT协定达成,对于改善中美双方服务贸易、投资准入和市场开放、高技术出口限制,改善双边贸易不平衡都存在着显著的积极影响。在不远的未来,我们甚至可以展望和期待中美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启动。

       三、共同反腐、互联互通,打造全方位的合作

       除去经济领域的成果,强化区域内反腐执法合作,也是APEC框架下中、美双方利益诉求的共同点。美国在反腐合作上态度积极主动,构建APEC反腐网络,构建中美反腐合作,是建立中美互信的司法合作关系的一大重要举措。以区域性的反腐合作推动中美双边合作,成为了APEC多边治理平台助力中美双边关系的重要体现,有助于加强对于经济腐败的打击,加强规范两国市场经济的秩序,强化共同利益。

       中国作为世界经济第二大国,又是此次APEC会议东道国,已经由一个地区机制和秩序的积极参与者,逐步转变为力求主动塑造地区规则的重要力量。中国力推的互联互通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议题是此次APEC会议成果中的一大亮点。“互联互通”一方面包括公路、铁路、航路等硬条件的联通,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机制、规则、政策沟通与协调等“软条件”的联通、互信、互认。APEC为中美双方在投资、贸易、技术等环节细则的沟通搭建了平台,美国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试图推行高标准的、“下一代”的贸易投资议题;而中国代表了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强调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能力建设。多边框架下对自贸区标准的设定等尚存在一定的“弹性”空间,为下一步两国双边的合作与谈判奠定了良好的沟通基础。

       当前,中美关系再次来到重要的利益攸关点,南海问题、地区安全等敏感问题依旧存在和尖锐,管控分歧是双边合作中的重要前提,把重心放在合作而非对抗上,是实现双赢和地区内多赢的重要途径。“太平洋足够宽广可以容纳中美”是2012年习近平主席访美时对中美关系的精确概括。短期内立即消除中美双方的分歧并不现实,如何增进互信、消除误会,加强政治层面的沟通,以建立良性互动的双边对话机制,力求维护地区稳定和繁荣发展,考验着双方高层决策者的政治智慧和大局意识。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声明:本报告为非成熟稿件,仅供内部讨论。报告版权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上网和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