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APEC需要实施全球价值链下的增加值贸易核算
2014-11-07 10:22:48

*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IGI(国际问题研究)系列讨论稿,2014年11月6日

Policy Brief No. 201419

“APEC专题系列”
APEC需要实施全球价值链下的增加值贸易核算

马涛

一、APEC区域贸易中的增加值贸易核算

       亚太经合组织(APEC)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在亚太区域贸易中实施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当然,增加值贸易核算对APEC贸易投资也是一个重要的实践应用。为厘清APEC各经济体之间的生产、经贸联系以及利得关系,增加值贸易核算能发挥巨大作用。亚太地区已成为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联系最为紧密的地区,但是各成员之间的发展差距远未弥合,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和机构建设之间的互联互通依然十分薄弱。

       2014年APEC会议的主题是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5月18日,APEC贸易部长会议通过了《全球价值链中的APEC贸易增加值核算战略框架》,提出共同营建有利于全球价值链发展的核算体系和政策环境。全球价值链下的增加值贸易核算这一新的统计体系,不仅能够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也能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全球价值链还将对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则产生深刻影响。

       APEC的21个成员中一半以上是发展中经济体,区域贸易的纵深发展加强了成员的经贸联系。以中国为例,2013年,中国与APEC其他成员之间的贸易额达2.5万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60%。在中国十大贸易伙伴中,有八个是亚太经合组织成员。根据UNCTAD-Eora全球价值链数据库的数据,1990年发展中经济体增加值贸易的份额为22%,2000年提高到30%,2010年则猛增到42%。尽管发展中经济体在全球贸易中创造的增加值比重越来越高,但是其对进口投入品的依赖也有增无减。发展中经济体出口贸易结构的这种特殊构成,也体现出增加值贸易核算在贸易统计中的重要性。

       全球价值链下的增加值贸易核算,不仅有助于全面深入研究亚太生产网络,也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全球制造”对亚太各国贸易竞争力和区域贸易发展的影响。借助这种新核算方法的全球价值链研究,可以更加客观地看待各国在对外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和分工地位的变化。当然,该方法还有助于分析全球化发展对中国参与全球和区域贸易,以及经济合作的影响。

二、全球价值链对APEC区域经贸发展的影响

       2013年,APEC领导人通过了促进全球价值链发展和基于前期互联互通工作的APEC地区合作协议。这项协议强调APEC各经济体间需要战略性合作,并采取措施营造全球价值链发展与合作的有利环境。在APEC成员之间构建有效的全球价值链,也成为不同发展水平APEC经济体的重要关切。鉴于当前参与亚太贸易体系成员需求的多样性,APEC有必要建立一个全面的政策指南以引导和推进相互合作,并促进亚太地区可持续、包容和均衡增长。全面的政策指南将促进APEC贸易投资发展进程,也能鼓励成员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以推动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全球价值链对APEC区域经贸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能够促进APEC中的发展中经济体更好参与全球生产体系。由于APEC成员经济体的多样性,全面经济和技术合作将有助于保证发展中经济体参与全球价值链,也有助于其实现国内经济增长目标。将经济和技术合作进行整合以指明未来发展道路,实施有针对性的能力建设以帮助发展中经济体参与并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地位。例如,可以通过全球价值链合作伙伴、人力资源发展规划以及APEC地区的技术扩散加以实现。

       第二,有助于中小企业从全球价值链中获益。为AEPC地区的中小企业实施基础设施、供应链互联互通、技术创新和国际标准的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其自身能力,也能使其更容易融入全球价值链。APEC应该构建开放、透明的法律法规和投资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和跨国企业的融合。还可以通过信息通讯技术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或者提供详细信息以帮助中小企业获得贸易和投资相关的资讯,这样也有助于中小企业参与并提升其在全球价值链上的位置。

       第三,为全球价值链发展改善投资环境。APEC各经济体应该意识到采用法律法规和投资便利化措施,改善APEC地区投资环境的重要性。APEC将助力各经济体开展合理的投资战略以便能快捷、公平、公正地进行投资交易。同时,APEC还能创造和维护透明、健全的监管体系进而促进投资便利化。

       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协定以及投资数量的增加,不仅改变了现有的WTO规则,也创造了新的多边贸易投资优惠政策。除了对APEC区域经贸发展的影响外,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也可以从根本上重塑多边贸易体制。
 
【声明:本报告为非成熟稿件,仅供内部讨论。报告版权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上网和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