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CEEM(世界经济预测与政策模拟实验室),2020年10月14日
2020年第3季度
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专题:美国 欧洲 日本 金砖国家 中国 东盟与韩国 金融市场 大宗商品 外贸
目录
美国:经济进入弱复苏阶段 1
在经济活动部分重启、巨额纾困政策与无限量宽松货币政策的支持下,美国经济在4月中旬开始快速反弹。3季度美国经济继续复苏,但复苏速度放缓。分项来看,3季度美国PMI延续复苏态势,尤其是制造业新订单指数增长强劲;消费恢复速度放缓;企业投资谨慎反弹,房地产市场强势复苏;对外贸易同比增速跌幅收窄,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劳动力市场持续修复,失业率仍然高企;通货膨胀有所回升;金融市场与经济表现继续背离,金融市场波动概率加大;美元指数持续下行。由于已有的纾困政策逐步到期,而新的纾困政策由于两党意见不一致迟迟未获通过,美国经济增长动能后继乏力,前期风险可能再度显现。未来经济复苏速度与持续时间主要取决于新冠疫情走势和新的纾困政策力度。
欧洲:疫情再起,经济复苏受阻 9
2020年3季度,欧元区受二次疫情的影响,经济复苏进程放缓。综合PMI从7月的高点逐步下滑至接近荣枯线水平,服务业PMI下挫最为严重,而制造业PMI则在出口需求改善的支撑下展现出较强韧性。区内失业率不断攀升,消费信心未能得到修复,通胀表现持续低迷,给欧洲央行货币政策的制定带来挑战。不过,欧元区企业的投资生产活动逐渐恢复,贸易账户表现亦好于预期,为3季度经济正增长奠定了基础。就目前而言,随着各国隔离防疫措施的重新实施,4季度欧元区经济再度陷入萎缩的可能性显著增加,疫情发展和政策应对将会是影响未来2~3个月欧元区经济的关键。
日本:经济反弹力度较弱 17
2020年第3季度,日本新冠肺炎疫情发展相对平稳,经济恢复状况却并不理想。7到9月,日本制造业PMI均值为46.6,连续第7个季度或20个月处于荣枯线之下。服务业PMI均值为45.4,继续收缩。失业率环比升高,有效求人倍率环比下降。进入第3季度,日本主要消费和投资指标继续同比负增长。7月日本家庭消费动向指数实际值和2人以上家庭实际消费总额均较去年同期减少7.6%。7月和8月,日本一般商品零售额分别同比下降12.9%和12.4%,同比数据均较6月份有所恶化。日本投资状况依旧不佳:7月机械订单同比减少19.4%;7月份日本建筑工程当月完成额同比减少3.2%,同比跌幅进一步扩大。7月和8月,日本对外贸易连续两个月实现顺差,日本对华出口在7月和8月都实现同比正增长。日本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在第3季度未有明显变化,仍以宽松为主基调。日本央行在第3季度继续大力度购入资产。在日本央行和财政部的刺激政策下,流动性在第3季度保持充裕。7月日本国内银行贷款总额同比增幅创历史新高。从7月初的调查数据看,中小企业可能是贷款需求增加的主要力量。8月M2同比增幅创1990年12月以来新高。不过,核心CPI和PPI仍然未有明显起色,8月扣除食品和能源后的CPI重新落入负值,PPI同比跌幅逐步减小。第3季度日本股市和汇市总体平稳,日经225指数和日元兑美元汇率稳中有涨,日元实际有效汇率微跌。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和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0%附近波动。预计日本第3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长率为-7%到-6%之间。
金砖国家:疫情重压之下的缓慢复苏 25
受疫情影响,金砖国家经济在2季度受到严重冲击,不过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逐步放缓,各国经济在3季度有所恢复,虽然部分指标仍在负向区间运行,但衰退幅度已有所降低。与此同时,部分国家宏观景气指数出现大幅上升,如巴西制造业PMI在9月上升至64.9,印度制造业PMI在9月也恢复至56.8。但当前金砖国家疫情防控压力依然较大,特别是印度、巴西、俄罗斯,各国在恢复经济发展、逐步放松防控措施的同时,仍要对疫情的进一步发展保持警惕。经济能否在复苏的轨道上持续运行,仍要视疫情的发展而定,4季度经济仍将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各国仍需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上发力,但财政赤字大幅增加、政府债务不断攀升限制了各国的刺激空间,货币政策基准利率大都降至历史低位,进一步宽松的空间也变得十分有限。
中国:如何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31
1980年代后期,国际大循环及其对应的沿海经济发展战略提出并获得了巨大成功,不过之后也伴随出现了一系列的挑战和结构性问题。在此基础上,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也进行了与时俱进的调整,经历了“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大国内市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等思考与探索。最终在新形势下,双循环的新发展思路更加明确、清晰起来,并逐渐清晰地表述为“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从供求互动出发,同时又超出了简单的供求关系,贯穿、扩展到了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从此意义上而言,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与供给侧改革有继承的关系,同时也有了更进一步的扩展。
东盟韩国:经济复苏确立,但程度偏弱 37
2020年第3季度,东盟六国和韩国经济开始复苏,但程度偏弱。第3季度,印尼和菲律宾疫情仍未结束,区内其他经济体的情况则相对较好。第3季度,东盟整体制造业PMI回升至47.9,较上季上升11.3;韩国制造业PMI为48.4,较上季上升6.3。9月最新数据显示,新加坡和越南的制造业PIM已经重回荣枯线以上,韩国PMI也已接近荣枯线,大多数国家的景气程度出现好转,但疫情反复可能影响内需复苏,外需回暖的不确定性仍存。贸易初步数据支持经济外部环境的好转,但出口能否全面重回正增长尚不确定。金融市场本季度稳中走弱,美元走弱背景下区内货币升值也较有限,这也反映出经济增长前景弱复苏的预期。预计东盟六国和韩国经济在2020年下半年继续复苏,2020年全年,本区域除越南外的主要经济体都有较大概率出现负增长。
全球金融市场:美元贬值,风险隐现 45
多国疫情反弹和纾困政策退出疑虑使得全球金融市场风险再现,资产价格波动再上升。风险资产方面,大部分国家的股市整体回升,但9月份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调。利率方面,发达经济体货币市场利率相对稳定、国债收益率窄幅震荡;新兴经济体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分化,国债收益率普遍上升、但上升程度不一。汇率方面,美元明显贬值,除土耳其、俄罗斯、阿根廷等个别国家外,大部分国家货币升值。展望4季度,疫苗出台、美国大选、新一轮纾困政策等重要事件将成为影响全球金融市场走势的重要因素。尽管特朗普及其政府不断制造不确定性,但美元指数难现往年的选前强势。
大宗商品市场:价格震荡反弹,受需求疲弱拖累 57
2020年3季度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震荡反弹,但在季度末受油价拖累小幅回调,且总体走势面临实体需求相对疲弱的影响。受新冠疫情的需求冲击影响,大宗商品价格在2季度跌至谷底。随着疫情常态化及中国率先恢复,几乎所有品种均超跌反弹,并在供给端收缩和资金面宽松的驱动下,上涨至接近疫情前水平。但疫情反复及需求疲弱仍对主要品种价格形成压制。OPEC大幅减产的边际效果下降,油价反弹后回调,需求前景仍然疲弱。有色金属价格上涨,但铜价由于需求不振涨势放缓;铁矿石和钢材价格受中国复苏拉动走强。3季度国际国内农产品价格表现一致,涨势强劲,大豆和小麦等因供给收紧、需求增长而上涨。
外贸专题:出口超预期回升,进口增速回正 67
2020年3季度,中国出口(美元)同比增长8.8%,较上季度提高8.7个百分点;进口同比增长3.2%,较上季度提高12.9个百分点;货物贸易顺差总额为158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提高405亿美元。7-8月,服务贸易逆差为242亿美元,同比下降265亿美元。3季度出口增速回升来自两方面力量:一是,随着海外疫情的好转,外需较2季度有所恢复;二是,中国出口产品市场份额同比仍处在高位。预计4季度中国出口同比增速修复力度放缓,不确定性增加。一方面,外部经济的景气程度仍有望继续改善,但改善力度大概率将放缓。另一方面,出口市场份额对中国出口的拉动作用可能减弱。此外,全球经济仍然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包括疫情发展和疫苗效果,美国大选干扰下中美经贸关系政治化,以及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加强等。当然,随着二次疫情的出现,如果后续美欧等继续加码宽松货币和财政政策,也可能促使全球经济景气程度的进一步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