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纪念建党90周年专刊 2011年8月5日
2011-08-16 09:13:37

纪念建党90周年专刊

[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值此隆重盛大的节日,院直属机关党委和院工会联合举办了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歌咏比赛,为伟大的中国共产党90年华诞送上诚挚的祝福。我所选唱的《突破封锁线》、《到吴起镇》以精湛的演唱,饱满的热情征服了全场,拔得头筹,取得比赛第一名。大家欣喜若狂,纷纷撰文以此表达获奖后的喜悦。

演绎红色经典  唱响时代旋律

写在“红歌赛”夺冠之际

  今年七月一日,是我们党90岁的生日,为隆重庆祝这一盛大节日,院直属机关党委和院工会发出了组织全院职工进行《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歌咏比赛》的通知。所党委所领导对这一活动极为关注,几次开会研究、布署参赛事宜。两周后,一支近80人的合唱团宣告成立。几经磋商,参赛曲目定为《长征组歌》中的两曲——《突破封锁线》、《到吴起镇》。
  此次歌咏比赛受到了所领导的高度重视,5月9日,陈国平书记和张宇燕所长在世经政所合唱队成立大会上分别作了动员,并以身作则自始至终参加歌咏活动,何帆副所长也抽时间到排练现场进行指导,所长助理王德迅担任了此次比赛的艺术指导和指挥。
所工会承办了此次比赛的具体实施工作,其中所工会副主席兼文体委员孙丽丽担任合唱队队长,副主席任克军负责歌咏比赛的后勤保障工作。
虽刚入初夏,却已炎热难当。六月初时大楼内空调未启,七十余人挤在会议室内,暑热难耐,乃至汗流浃背。但排练热情高过气温,许多同志对红色经典都经历了一个由不会到能唱,由能唱到热爱的过程。通过练歌,大家对红军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解读——敌兵在前,虎狼在后,雪山阻路,草地难行,但红军将士凭着对党和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及大无畏的顽强斗争精神终于完成了这一壮举。也是通过了解长征,同志们对毛主席和他的战友们精湛奇绝的军事指挥艺术,超越常人的谋略和胆识更是深深地生出感佩。
  从参加歌咏活动的情况来看,全所党员和群众共有83人报名(包括4名退休干部),23名40岁以下的年轻人参加了活动。有78人参加了预赛,71人参加了决赛。参加活动人数占全所在职职工的73%,是全院各所参加比赛人数比例最高的研究所之一。
从赛前排练来看,一共组织了13次赛前练习,完成所有比赛练习的同志有 35 位,23 位同志仅缺席1-2次,很多职工克服多种困难坚持参加比赛练习。扎实的赛前准备为比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比赛情况来看,这次建党90周年歌咏比赛是全院上下非常重视的比赛,共有52支队伍参加角逐,并邀请专业评委进行打分,晋级的难度非常大。在6月24日的预赛中,我所凭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较为丰富的艺术形式,以第3名的成绩成功进入决赛。功夫不负有心人,在6月28日的总决赛中,全体参赛队员们以激昂悦耳的歌声,抒发着对党的无限热爱和赞颂之情。最终,以97.82的最高分夺得此次大赛一等奖,有力地展现了世经政所团结和谐、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翻开所工会的“排练日记”,许多感人场景和故事仍然历历在目。宋志刚老父亲报病危,他连夜赶赴东北,仅隔一天便又匆匆返京,为的是赶上参加决赛;苏晨的父亲突发心脏病,做了支架但他仍競競业业、一丝不苟地完成了全部摄影摄像任务;家中双亲患重病需要照顾的同志还有很多,李小丽、石新香、主父笑飞……。杨铭山同志负责播放“红歌”的影音资料,不辞辛苦,不怕麻烦,几十遍上百遍地重播,保证了排练的顺利进行;邵峰、张金杰同志从家搬来了电子琴以解排练的燃眉之急;孙丽丽、王永恒同志冒着三十多度的高温在外奔忙,屡次购买竹板、租借服装,更由于他们下手早,动作快,仅租服装一项就为所里节省数千元;孙丽丽同志还与其他几位女同志一道自制了近百个红袖标;李红权和曹滔同志为合唱团请来了民乐队和钢琴老师;乐队的老师们不辞辛苦,冒酷暑数次奔波,为“夺冠”作了很大贡献;时志生等同志为合唱团布置场地、为乐队搬运摆放椅子。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合唱团的“指挥”王德迅同志。由于颈椎病导致左臂疼痛、麻木,而作为指挥,需要双臂不停上下挥动,这就更加疼痛难忍。王德迅同志把左臂由肩到肘全部贴满药膏,仍坚持指挥排练。   
几位退休的同志也积极参加到“唱红歌”的活动中,他们虽已年过花甲,仍冒酷暑,顶烈日,与大家一样反复练习;陈沙同志腿脚不便,却坚持参加排练最终成为合唱团的领唱。由于他的噪音高吭、嘹亮,被同志们戏称为“金沙嗓”。还有担任了朗诵任务的王雷、叶扬、李君伟、魏蔚四位同志顾全大局勇挑重担,还有“金六板”邵峰、卢国学、赵远良、徐进、马涛、徐秀军,全体女参赛队员的“巾帼小板”。他们的歌声及昂扬的精神风貌征服了包括院领导在内的全体观众和所有评委。掌声、欢呼声响彻整个大厅。
  红军精神,常为座右。红色经典,魅力永存。

                                                                         (所工会)

 

 

 

 

 

 

突破封锁线 胜利到吴起

  6月28日,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获得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歌咏比赛一等奖的是——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当主持人的话音刚落,台下爆发出一片雷鸣般的掌声。大家欣喜若狂,激动地跳跃起来,高喊:“我们终于突破封锁线,胜利到达吴起镇”。我们不负众望,向全院展现了“世经政人的风貌”。
从5月9日以来,我们近80人的团队不顾酷热利用每周一至两天的时间放下各自的工作,积极投入到训练当中,“路迢迢,秋凉风,敌重重,军情忙……”,“哎,锣鼓响来,秧歌起呀,秧歌起呀……”,一遍一遍地反复练习,一个音符一个音符的重唱。汗水流淌在脸颊上,也一次一次地浸湿了衣衫,但没有人退却。目的只有一个,我们要将世经政所的精神展现出来,要将我们的风彩传扬出去。
  6月24日,进入预赛。这是第一次检验,大家着好红军服,抬眼望去我们就是当年过雪山草地的红军战士,准备突破重重封锁,努力奋战,迎接胜利的到来。我们终于在52个单位的角逐中进入了前三甲,获得总分第三,与第一名只差零点几的分数。面对这样的成绩我们的团队没有骄傲,更没有气馁,发扬了红军不怕流血不怕苦的精神,找出弱点,找出差距,调整战略,缜密规划,单兵教练,集体整合,为了最后的冲刺,大家默默地准备着。
  6月28日,大家整理好军容精神抖擞地走上舞台。在音乐声中我们充满激情开始高歌:“……红军夜渡雩都河,跨过五岭抢湘江,三十昼夜急行军,突破四道封锁墙……”眼前浮现的是红军战士浴血奋战,突破了敌人的重重包围,最后胜利到达了吴起镇。既而随着欢快的乐曲声,大家洋溢着笑容唱起:“……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启,南北兄弟手携手,扩大前进根据地……”。我们用歌声向人们讲述着红军取得初步胜利后军民喜悦的心情。
  我们整齐的阵容,饱含激情的歌声震撼了人们的心扉。当最后一个音符停止的瞬间,台下掌声雷动,这掌声是对我们的努力与付出给予的最好的肯定。


                                                                         (杨铭山)

 

汇集全所之力   勇夺全院第一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7·1前夕,全国各地再次掀起歌唱党、歌唱祖国的热潮,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民间团体先后举办各种文艺演出来纪念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基地,院直属机关党委和院工会组织全院各所局级单位进行盛况空前的歌咏大赛。我所积极响应院直属机关党委、院工会的号召,于5月9日开始着手组织全所职工学唱《红歌》。经过所领导们的认真研究,决定由全所同志组成合唱团以长征组歌中的“突破封锁线”和“到吴起镇”两首歌曲为参赛作品。我们之所以在整个长征组歌中选取这两首歌,除了考虑演出时间上的限制外,正是因为这两首歌真实地再现了红军由被动到主动、由撤退到胜利的整个长征过程。
  随后,所工会请来了由民间自发组织的老年乐队、从音乐学院请来的钢琴系学生负责伴奏;而指挥和编导均由本所所长助理王德迅同志担任。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合唱团由此踏上了紧张、严肃、快乐的夺冠之路。
在所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所工会的共同努力下,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合唱团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全所同志为这场比赛能够取得好的成绩,齐心协力。80多人的合唱团队经常挤在狭小的会议室内忍受酷暑反复排练。曾经多次为解决一个演唱技术问题部分队员不得不进行加班排练。在6月24日的预赛选拔赛中,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合唱团在全院53个参赛代表队中,以第三名的成绩一举打入决赛。
  预选赛后,上至所领导,下至每一个合唱队员群策群力,认真总结在演出中暴露出的问题以及与其他有关代表队的演唱差距,从登台亮相到最后退场、从声部协调到朗诵技巧、从乐队与指挥之间的配合到乐队内部的磨合,逐项检视,并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调整与改进。如为了能够唱好长征组歌、演好红军,队员们提出了“不仅要形似、更要神似”的口号,为此,很多队员自觉地走到中国地图前对长征的历史、长征过程进行了探讨和学习。为了能够更好地突出舞台灯光效果,合唱队员的化妆必不可少,但在登场前的有限时间内给80多人的合唱队化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女队员们便自发地组织了一个临时的化妆师小组,在经过短暂的培训后,担负起了为全体队员的化妆任务。鉴于很多男队员不愿化妆,党委书记陈国平同志便身先士卒、带头化妆。
  古语云:业道酬精、天道酬勤。4天后的6月28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庆祝建党90周年的歌咏比赛决赛上,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合唱队再次登上表演舞台,在短短7分钟的演唱过程中,合唱队员们那种精神饱满、动作整齐的阵容,精准的伴奏、潇洒的指挥,多次赢得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合唱团发出的那种振聋发聩、荡气回肠的声音,更是一次次地震撼了全场观众、打动了评委,最终以全场97.82的高分勇夺此次歌咏比赛冠军。

 (卢国学)


贺世经政所喜获红歌赛一等奖

琴声响,心飞旋,歌声起,情难掩。
红军不怕远征难,书生敢把高峰攀。
三月苦练人心齐,困难越大志越坚。
钢琴奏响红军魂,草根乐队拉得欢。
军姿飒爽团结紧,歌声豪迈入云端。
本土指挥更亮眼,竹板一响震全院。
红歌勇夺一等奖,八十精英尽开颜。
                                                                         (邵峰)


中国社科院“庆祝建党90周年”歌咏比赛有感

党华诞唱红歌,
代传颂曾几何。
典曲目激人奋,
权稳握绘山河。
长书记齐上阵,
海如潮壮澜波。
怀抒情先驱祭,
江南北普天謌。
场强林踌满志,
三一跃金榜夺。
心为国谋良策,
                                                                         (李红权)

参加建党90周年红歌赛感言

  听到我们所获得第一的喜讯那一刻,我情不自禁地大声欢呼,并且发自内心的开怀畅笑。进而,自己又籍此生发出一些感触。
  首先,我为我们的所感到自豪,这是所有参加者和没有站在舞台上但为比赛提供服务和关注的世经政所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它体现了要办成一件有意义的事,离不开全体成员的齐心合力。当大家的积极性、荣誉感、集体主义被充分调动起来时,当大家认真对待、乐于付出时,离我们最终的目标、离成功,就不远了。虽然我已经退休了,但是我还是世经政所的一员,因此,我还愿意参加这项光荣的活动,我在这次的活动中,再一次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氛围。
其次,年轻人有朝气,有热情,也有潜力。这里的“年轻人”包括“80”后、“70”后、“60”后……所有没退休的在我们的眼里都是年轻人。我们在他们中间也受到感染,心态变得更年轻!我觉得,无论是搞学术研究,还是做其他工作、活动只要调动起了大家的积极性,那每个人都会焕发出不可小觑的能力;并且,这来自每个人的能力和智慧,将会推动所科研工作更上一层楼,也将使每一个人在参与的各项活动中获益。
  再次,领导艺术、领导表率,是任何事情和工作得以顺利完成的关键。这次的重大活动,所各级领导成员根据可能都在参与,并在认真组织、指导。那么,所里其他的工作,学术研究,以至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都可以从这件有意义和有益的活动中,得到一些启示吧。
  我祝愿我们的所更加兴盛,学术硕果累累,凝聚力更强。

                                                                         (刘  明)


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红歌赛有感

  在庆祝建党九十周年之际,我有幸再次参加红歌赛,感触良多。上次,即庆祝建国45周年(1994年)比赛时,我人到中年。今次,我则以退休身份参加比赛。面对众多陌生而充满朝气的面孔,我仿佛变得年轻了许多。羡慕之余又感到一丝欣慰:虽然我们在科研工作中没有做出重大贡献,但也并未虚度年华,并未辱没历史赋予我们的承上启下使命!俗话说,少年强则中国强!年轻人请珍惜美好时光,为祖国的更加繁荣强盛,加油哦!

                                                                         (刘景竹) 

我唱《长征组歌》

  这次歌咏比赛,出乎决赛“保三争二”的预料,获得第一,世经政所沸腾,楼道一片欢呼之声。其实我觉得文献的“天路”挺不错的。文献失去第一,可能有点失落。
  成功的原因:
  “长征组歌”属于部队队列歌曲,比较适应未经严格训练的大人群演唱。世经政所成功的原因可能是选对了歌曲。其艺术含量显然不如“天路”,我们所的整体水平也不如文献,但热情很高,评委把第一给了我们,可能说明我所决策的正确。
其次,北海民乐队、德迅指挥、君伟女声朗诵,再加上我一声“哎”。可能感动了评委。
第三,改进了预赛中的缺点,评委有印象加分。
  如果说有不足,请参考附录。
  建议:可以考虑将《长征组歌》作为我所保留节目。在全所活动时都可以练习。可以定做红军服装,应该比每次租用便宜。
我喜欢唱《长征组歌》,文革中就经常听、唱,认为是无产阶级歌曲的顶峰。而且我舅舅王前时任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政委,《长征组歌》就是他任内诞生的。所以我对《长征组歌》还有一份特殊感情。
  这次参加比赛,第一次排练后我觉得所里人才济济,本想告退。没想到大赵推荐我唱“哎”,这一下每次就不能不来了。有时每周要来四次,比退休前还“忙”。老伴挺有意见,认为我积极过分。不过最后得了第一,她也很高兴。今后如果需要再唱,她也还会支持吧?


                                                                         (陈  沙)  

 

我还是最爱世经政所

  世经政所在十七年后,合唱比赛又获一等奖,真是可喜可贺,我们四位老同志参与了这一活动,为党的九十周年生日献了厚礼,甚感荣幸。虽不能说是夜不能寐,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我们看到一个年轻的平民化的领导班子对此活动大力支持,积极参与。宇燕、国平亲自披挂上阵,德迅更是每次指挥湿透了头发,这位不是专业胜似专业的指挥,得益于他在家里千百次的苦练。
  我们祝合唱团艺术生命常青,百年大庆时再相聚,愿《长征组歌》成为世经政所的品牌。
从这次活动我们看到世经政所是一个团结的集体,战斗的集体:兵马未到,粮草先行,以任克军、杨铭山为首的办公室人员要电有电、要水有水,录像要放哪段给哪段,水啥时喝啥时给,衣服管理井井有条。
  说到衣服不得不提孙丽丽,这位工会干部用她自己的话说:“没白活忙,为了租服装还服装不知跑了多少趟,要跑还得有“伙夫战士”王永恒给她开车,下大雨那天为了一件服装,一个雨夜来回两趟,突破四道水墙,最后不得不住办公室没回家……。
还有我们的领诵、领唱叶扬、王雷、李君伟、魏蔚、陈沙都立了大功,叶扬和王雷更是不计个人得失说换将就换将……。
李红权借调了出去,还参加演出,并请来乐队。还有六个大板邵峰、卢国学、赵远良、徐进、马涛、徐秀军也立了大功,巾帼板也很给力,决赛时那叫一个齐。另外,摄影、摄像的随队记者苏晨也功不可没!
  顺便说一句,我们老同志的米袋子(饭卡)也被所里充满了,谢谢!!!
  全队参战人员都有功,世经政人团结拼搏,勇于挑战,敢攀高峰的精神风貌,将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从这次歌咏比赛中,我们老同志看到了许多人不但学术一流,且多才多艺。世经政所这些年轻人学歌快,有灵性,不得不使我感慨:“年轻真好”。听说宇燕等三人出国了还打听决赛的消息,当听到夺得第一名时幽默地说:咱们三人在时得第三,咱们一走怎么就得了第一呢!年轻人啊,你们在这样一个集体中工作,学习应该感到幸福!
  静静的想一想,我们还是最爱、最爱我们的世经政所。

                                                                         (赵桂珍)

2011年6月28日,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合唱团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庆祝中国共产党
成立90周年歌咏总决赛一等奖。

时任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王伟光(左)为一等奖获得单位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颁奖

世经政所党委书记陈国平领奖。

 

                                2011年8月5日(世经政所工会编辑整理)